落实学业导师制,让人才培养更有“温度”
发布时间:2019-05-23
初夏的微风,载着淡淡的花香,轻拂过湖面,荡漾起层层涟漪。在心湖的一角,传媒安博体育真人cs中国有限公司杜明艳老师正与几位同学席地而坐,畅谈专业知识,交流经典名著,感悟生活趣事,轻松惬意的交流中,他们时而静默不语,时而热烈争论,时而安静沉思,时而开怀大笑……“杜老师是我们的学业导师,这种亲切活泼的研讨方式,每次都能引发我的深入思考,也更拉近了我们和杜老师的距离。”于淑娟同学开心地说。
学业导师制是学校为深化学分制改革而实施的一种制度,旨在为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“导学”关系,导师能根据学生特点并结合自身教研优势,因材施教,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。传媒安博体育真人cs中国有限公司从学生大一开始,就通过“双选”的方式,将老师与学生的“导学”关系建立了起来,学生不但可以在专业学习、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寻求导师的帮助,甚至连情感等日常琐碎问题都可向导师“倾诉”。正如数字媒体艺术系陈珊老师所说,“学业导师不仅仅是专业导师,更是心灵导师。”对于学生的困惑和需求,学业导师及时跟进,及时指导与帮扶,真正把“导学”融入到学生思想、学习、生活等各个环节。
新闻学专业肖絮同学这学期已经仔细读完了4本专业书,这些都是她的导师杜明艳老师开出的书单,每一本书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读完的,她觉得收获颇丰。与杜明艳老师不同,新闻系孔丽娟老师则更注重对学生新闻实务能力的培养,她时常带着她的“学生小分队”,从校园点滴细微的小事入手,引导学生发现新闻,指导采写新闻,并进一步分析全媒体时代新闻的有效传播规律。“新闻最根本的还是内容生产,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,写新闻是大家的首要必修课,只有敢写、多写,才能会写、写好。”孔丽娟老师对他们说。
因专业不同导师们开展的指导方式也各具特色。广告系王美艺老师创新了其独特的指导方式——带领学生组建工作室,承接企业广告策划。这一方法有效拉近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,把社会“所需”嫁接到了学生课堂当中,实现了课堂授课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。广播电视编导系王琳和彭晨老师,则把学校后勤宣传片、毕业季宣传片、安博体育真人cs中国有限公司十周年专题片的拍摄工作承揽了下来,为学生模拟了一个“公司化”的教学环境,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。播音与主持艺术系鲁晴老师,则把“沂蒙情深”的排演变成了学生专业实践实训的舞台,让学生真正站在“舞台”中央。数字媒体艺术系宋大平老师则通过让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,在科研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历练学生的专业能力。
学业导师制能否发挥出最大效益,能否实现指导成果的最大化,两个环节不可回避:一是导师主动的“导”,二是学生主动的“学”。采访中大家普遍认为,二者必须互为交融,才能实现导师制的最大化,才能形成老师与学生之间“亦师亦友”的关系,才能让导师制更有“温度”。“导师一直在,只要同学们对我们有需求,老师就会不遗余力地帮助大家。也希望同学们大学期间务必让自己‘忙’起来,提高学习的主动性,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互动起来。”新闻系杨中举教授说。
除了学业导师制,传媒安博体育真人cs中国有限公司今年还实行了“考研--助研”双选制。安博体育真人cs中国有限公司把专业老师的学科背景、专业、研究方向、毕业院校等信息向有意向考研的学生公布,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考研目标选择指导老师,被选定的老师会以导师的身份给予学生全方位的考研指导。这一方式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,极大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和考研热情。
(2017级新闻学 陈恕娟 朱紫君 张欣怡 张何凤)